节选自《崆峒养生学》第二章第四节
(一)肩周炎(五十肩)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弱,气血不足,筋脉失于濡养,或汗出受风,睡卧露肩,外感风寒及上肢外伤后固定时间太长,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。肩周炎一般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,又称“五十肩”。
肩周炎早期局部常感酸痛,关节有僵硬感,活动范围逐渐受限。穿衣、梳头疼痛加重i夜间常常疼痛而影响睡眠,此时如不及时治疗,肩部肌肉可逐渐萎缩,弹性减弱,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,好像冻凝在一起,所以又称“冻结肩”。
施术方法:
1.受术者取坐位,年老体弱者可取仰卧位。术者立于患侧,一手握患肢腕部,另一手轻搓轻揉肩峰及上肢,待有温热感后,可加大力量约10分钟。
2.点掐揉肩髃、肩髎、养老穴,风寒者加条口穴。
3.术者一手握腕部,一手固定于肩部行拔晃法,幅度逐渐加大,以缓解肩
部的粘连,同时配合一些拍、叩手法,击打患处约5~7分钟。
4.令患肢搭对侧肩,术者推其肘部,以解除肩前部的粘连与疼痛,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,同时配合患肢的被动活动,反复数次。最后用双手抱揉肩部及推搓手法,使肩部有发热感。
施术要点:
1.施术手法宜先轻后重,避免暴力。
2.循序渐进,嘱受术者配合治疗,坚持活动。
(二)落 枕
落枕为常见病,多于晨起后发现颈部一侧疼痛,转动不便。多因睡眠姿势不
良或枕头过高、过低,使肌肉较长时间维持在过度伸展位,造成颈部肌肉痉挛所致。轻者2~4日即可自愈,重者可延续数周。